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犯罪方式日益向集团化、智能化和黑社会化发展,是典型的心理扭曲的表现。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感觉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必须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 表现在: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南京市15.7%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 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1999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其二,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既不看心理医生也不解决,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其三,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质量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等等都可能致使青少年产生了心理问题。
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中学阶段,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在心理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其次,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用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严师出高徒、棒打出人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前途渺茫”,于是恢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第三,早恋问题的困扰。
随着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我充分利用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进行理想教育;针对本级部某班学生因厌学而导致的轻生行为,我利用《欣赏生命》一课,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教育;而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我则让学生围绕故事情节、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辩论,充分认识代沟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代沟问题。学生反应热烈,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问题的认识。
第二, 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初中生正处在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普遍形成了强烈的“性意识”。男女同学之间即使正常的交往,班级中的一些“敏感分子”往往也会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久而久之,造成“男女同学之间无交往”的现象。班级中的集体活动很难开展。其实这时候的初中学生男女之间“虽然表面排斥,但内心吸引”。利用这一点,开展“男女同学之间应如何交往”的班会,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老师应该首先否定了那些扑风捉影、造谣声势的说法,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学生们也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男女同学之间那层“隔阂”消失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消失了,就能激发男女学生各自潜在的“表现欲望”。
第三,改变变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健康心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97.5%家长不懂得教育规律,但是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这样的家庭教育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异常。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以家长会、家访的方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阐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讲明“一次的表扬胜百次惩罚”的教育规律,分析利弊,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再开辟一方乐土。
当然,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中等教育 > >
初中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未知 | 作者:金鲨银鲨游戏_飞禽走兽老虎机-网络版官网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 下一篇:高中教学中的分类指导和分层推进
随机阅读
- [中等教育] 浅析新课程下中学生英语口
- [中等教育] 试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
- [中等教育]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创新
- [中等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
- [中等教育]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五
- [中等教育] 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 [中等教育] 高中学生英语作文自我批改
- [中等教育] 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
- [中等教育] 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 [中等教育] 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方法之
- [中等教育] 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
- [中等教育] 初中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
- [中等教育] 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
- [中等教育] 层次滚动多元学科考试评价
- [中等教育] 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进展与
- [中等教育]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实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