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讨论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在现阶段,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成为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目标,对重点、难点进行课堂讲授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否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发问的余地,则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注重背景过程,前后联系的讲解,而结论让学生去思考,有些结论可能不是唯一的,这就为学生留下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同时,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要自觉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中学生是好奇心强且思维异常活跃的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想法和问题,但这些想法和问题大多数学生不敢或不愿向教师提出,教师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予以热情鼓励,让学生在诸如“说说自己的看法及问题”,“说错了也没关系”等鼓励下,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信心。
学生深感到教师理解、关爱、、信任他们,从而引起相融情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良好氛围下学习,在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形成真正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指导学生交流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班级不应只是用来制约学生课堂行为,而应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集体力量”,因此,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要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例如:我在讲解《醉翁亭记》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讨论太守之“乐”和前一篇课文《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乐”的不同含义,小组讨论时,优先考虑那些在全班同学面前想说不敢说的学生,先由他们汇报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并对所议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准备进行全班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竞争、合作的气氛,师生间互问互答、平等讨论,既听别人的意见,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情感的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原来没问的问题明朗化,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新的疑点。倡导“向同学请教、提问”的好处甚多,既可以“教学相长”,又可养成发问习惯。发问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着实知道得太少,一知半解的事情多得超出自己的想象,从而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变得愈来愈高,学习劲头也会越来越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起来。
三、科学的设计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不少教师煞费苦心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学生就是启而不答,或答得单调呆板、机械重复、不机敏灵活。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设计科学的提问?我感觉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创造,挖掘,展示其口才和思维能力。例如《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佳作,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我注意到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向没去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突然想起导游,何不让学生依据课文设计导游词呢,这样既能全面挖掘课文内容又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于是分组准备,每组分配好角色,设计导游词,可适当增添相关知识。经过准备,到台前利用挂图介绍冬天的济南。他们又给我一个惊喜:单人式的解说,有条不紊,滔滔不绝;游客与导游的寒暄问答,机智风趣,令人捧腹。而李洋根据《忆江南》编写的导游词让人拍案称奇,吴亚前的快板《欢迎你来济南》更堪称一绝。他们不仅融合了课文内容,还增添了济南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展现了主客间的彬彬有礼,再现了生活的原汁原味。真不可小瞧这群孩子,这使我想起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如果“支点”在这里是一种突破方式,那么学生被撬起的是自身的无穷潜力。这种方式也适用于《苏州园林》等介绍名胜古迹的说明文。
又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在评价贝多芬的形象时,这样设计:"假如你在路上遇到贝多芬,设计你们的对话。假如生活中你遇到一个不修边幅、骄傲独立、孤僻自卑的人,你会怎么做?是与他交流还是避开他,为什么?"以此激发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理解人物内心,学会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不以貌取人。
其他课,如《皇帝的新装》,编演课本剧;《生命,生命》,由学生主持,佳句赏析式;《我的信念》,名言背诵式;《女娲造人》,续写结尾式;《秋天》,模仿创作式;广告词的搜集介绍,特产展销式;综合复习课,知识竞赛式……我相信,每篇课文都有独特之处,让我们精心为其量身订做一种方法,创造更多的合作学习契机,从而收获学习乐趣,开启创新智慧。
四、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教师应注重在课堂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多方面思考,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新答案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写作训练中,对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思考,并大胆设问、质疑、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样在实际写作文中才能令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在脑海中形成思维的发散,探求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获得更加丰富的认识。如以《太阳》命题,运用求异思维,从多角度寻找立意点,多数学生会想到:太阳是光明的使者,强者的化身,有战胜一切黑暗的自信,困难面前从不灰心丧气,从不改变对生活的执着热情,上升时光彩夺目,日落时也灿烂辉煌。这些立意,不能说不好,但都是从赞美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如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地分析问题,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有些学生大胆质疑,争先发言,太阳也有黑点,它并不完美:①照亮物体的同时,也制造了影子和黑暗。②刻板而缺少变化,地球只好调整同他的距离,来追求斑斓的四季。③平均主义,顾此失彼。为了另一半得到光明,却把这一半抛进黑暗。④光彩灿烂,金色辉煌,不是你的真相,你是不可接近的烈火暴君。大家“听唱新翻杨柳枝”,感觉耳目一新。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挖掘了命题的内蕴,多角度思维立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一点不容忽视,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志,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做到这一点,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科学地安排好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把尽量多的时间教给学生,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首先要敢于甩,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训练点着力训练,甩掉许多无关痛痒的环节、导语、过渡语、总结语简短明了。其次要敢于让,一堂课讲课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做到四让:学生会读的让学生自己读,学生会说的上学生向自己说,学生可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学生想得出的让学生自己想,这样就留足了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时间,有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质量。
创设出如此师生共同构建的活泼、宽松、极具竞争性的,又是互助友好,团结协助,积极向上驱力无穷的课堂心理环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 [教育理论]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
- [教育理论] 试论激发学习内驱力,激活
- [教育理论] 挖掘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效
- [教育理论] 教育叙事同样是教育成果
- [教育理论] 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教育理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
- [教育理论]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协作能
- [教育理论] 破万卷好书 写锦绣文章
- [教育理论]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