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交际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测试
论文摘要:在回顾交际和交际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口语课上三种主要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策略、澄清策略、确认检查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入策略口语教学。研究发现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交际策略,能加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理解,增加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理论综述
自1972年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交际策略”的概念,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和发展交际策略理论,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交际策略的概念、分类以及它和语言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Ellis把交际策略定义为“心理上的计划行动,是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潜意识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在语言活动遇到障碍时,起到替代和补充的作用’侧。认知语言学者Chesterfield在研究)L童语言习得中,总结出了二语习得中使用的主要交际策略:规避、放弃信息、求助母语、延时策略、迂回表达、副语言策略、求助策略、要求澄清、检查理解。
诸多语言学者总结的交际策略分类方式各有不同,Chesterfield的分类包括了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努力过程,而且这种分类下的各策略界限相对明确,利于学术研究,也利于语言学习者理解掌握,因此被广泛采用。
在交际策略和与其相关的外语教学研究中,“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这一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者中存在不同观点。一些学者曾认为,交际策略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交际策略的教学培训。但是也有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部分实证研究提出证据,。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交际策略教学,可以改变外语学习者对某些交际策略的意识,而对于另外一些交际策略,则没有明显改变.
二、对交际策略可培训性的研究
针对“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的争议,本次研究主要证明下面的问题:在英语口语课堂引人和加强交际策略的培训,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意识是否会增加?
1.研究对象和变量
研究对象为徐州市某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学三年级的59名学生。平均年龄22岁,已全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60-77分之间。
研究主要的自变量是学生对于Long(1983)在交互预设中列出的三种主要的交际策略(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的受训频度.
主要因变量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效果。
千扰变量主要包括(1)在处理记录时对于每个策略的界定;(2)课堂口语评估和期末口语是否可信?针对这些干扰因素,研究采用Long的交际策略观点,所要研究的三种策略在定义上比较明确;为保证课堂评估和口试的可信度,除采用标准口语教材外,在练习和评测活动中,还使用了国际上公认权威的雅思口语测试的话题。口试中,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口语测试标准独立打分,尽量保证较高的信度;另外还采用了定性分析,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诸多干扰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完全可以采用针对措施确保误差不会对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人策略口语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卷调查、课堂评估和期末口语测试,记录并分析学生课堂口语活动和测试中的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口语活动的表现。最后,对比同一班级内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不同班级受训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两个班级学生口语评价中的表现。还通过和学生座谈,收集学生对于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对比(百分比变化和问卷统计),统计分析(SPSS分析)和定性分析。
3.研究步骤
(1)受训前,对59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评,根据记录的结果,参照学生平时英语水平和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一个班28人(控制组,标记为A班),另一个班31人(实验组,标记为B班)。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比较均匀。然后在每个班级选取12个在口语能力上趋近中间水平的学生,作为SPSS分析的对象。并对B班发放调查问卷。
(2)然后对两个班进行口语教学。A班接受传统口语教学;B班在口语教学中导入交际策略,在教学、操练的基础上,讲解、例示并引导学生使用三个目标策略。两班级教学进度和话题均相同。为期17周,每周两个课时(100分钟)。并进行课堂观察评估。
(3)期末考试。所有学生再次进行口语测评,对考试内容录音。处理数据,统计受训前后不同班级使用交际策略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检查因变结果的显著性。
(4)分析调查问卷和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口语交际策略的反应。
4.结果分析和讨论
在研究以下数据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和统计分析:
(1)交互总量。亦即统计口语谈话当中的话语总数量(C-unit) , C-unit是Brock(1986)为定量研究交际活动定义的,意为意义完整的话语单位。
(2)策略使用次数频率。受训前的调查问卷显示,94. 9%的学生经常遇到口语交际表达障碍,但对交际策略了解甚少,只有25. 4%的学生听说过三个目标交际策略,71. 1%的学生认为交际策略可以帮助提高英语表达水平,86. 4%的学生愿意在口语课上接受交际策略培训。
受训前两个班级在使用三个交际策略上没有明显差异,话语总量中只有5. 8%使用了交际策略,而受训后,A班的话语总量中8. 2%使用了交际策略,改变不大,而B班为20%,明显增加。为验证这种改变是否有显著性,对所选的24名同学的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数据进行T检验:B班受训后对于三个目标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相对A班有较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证明了教学和交际策略频率变化的因果关系:检查理解策略频率的改变在两个均值之间有显著性(<p=0. 000<0. 05);迂回表达策略频率的改变在其两个均值之间也有显著性(p=0. 002<0. 05);要求澄清策略频率的改变也具有显著性(p=0. 005<0. 05),这一点上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上述结果表明,在平时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个交际策略的引导和培训,能增强学生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意识。
对受训后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则显示,27位学生(87. 1 %)认可在口语课堂上导人交际策略,2位同学表示“无所谓”,只有2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其中30位同学认为“迁回表达”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有帮助,23位同学认为“要求澄清”有帮助,认为“检查理解”有帮助的有18位,略低于前两者。和实验组座谈也得到了积极反馈:在口语课堂引人交际策略教学,学生易于接受相关概念及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而且能够学会正确使用,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交际中的部分困难,使口语表达更流利。
三、结论和建议
实验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导人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种交际策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使用这些交际策略的意识。根据交际能力理论,交际策略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能在学生语言能力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本次研究还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概念和使用普遍不了解。经过相应的解释和例示后,大多认同这些策略的作用,可以初步认为开展交际策略教学容易为学生接受。
在对记录的口语交际样本进行定性分析时还发现,受试者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增加后,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谈话中的话轮(talk turn)增加,内容更加充实。而分析受训前后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因此,建议大学英语教学在设计、实施口语评估和考试时加强交际策略的使用和考查,引导学生在口语课程的学习中加强交际策略意识。
随机阅读
- [语言文化] 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比
- [语言文化] 试论口语课中态势语的训练
- [语言文化] 英汉口译中文化因素的传达
- [语言文化]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
- [语言文化] 试论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
- [语言文化]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
- [语言文化] 探讨理科大学生语言学习策
- [语言文化] 浅析文化意识与翻译
- [语言文化] 中英思维差异对于英语段落
- [语言文化] 浅谈不善学语言者的英语学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语言文化] 浅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
- [语言文化] 浅谈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
- [语言文化] 英汉表述之“简”与“繁”
- [语言文化]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
- [语言文化]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 [语言文化] 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
- [语言文化] 国内语用学研究综述
- [语言文化]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 [语言文化] 浅谈美国新闻报道中关于战
- [语言文化] 浅议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 [语言文化] 试析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 [语言文化]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
- [语言文化]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
- [语言文化]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 培养学
- [语言文化] 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
- [语言文化]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