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知识错误
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我们知道文章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凭借张冠李戴、添枝加叶的论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的材料是难以服人的。此类错误一旦出现,必然使人对论据的真实度产生怀疑,从而必然影响对作文分数的评判。以下便是知识错误的特例:
1.尽管司马迁遭受各种宫刑,但他一次次忍受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着《史记》。
2.居里夫人发明了鱼镭,她的愿望实现了
3.在桃花源过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
4.如果没有苹果砸在爱因斯坦的头上也不会有着名的“万有引力”的发现。
5.因此项王总想找个机会把西楚霸王刘邦除掉。
上面1、2例对“宫刑”“镭”概念不清;3、4、5张冠李戴。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除了学生在作文时粗心外,主要是积累不足、知识掌握不准确。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错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训练,从而预防此类低级错误的出现。
二、忌陈旧僵化
“陈旧”指事例本身。就事例本身来讲,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中心的表达,甚至会削弱中心的表达,而新颖、妥贴的事例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素材贫乏,选择的余地小,有些学生在作文中临时抱佛脚。有的考生的作文思维僵化,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如某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都是写小时候家长离异,父亲或母亲再婚,自己就有了后妈或后爹,而后妈、后爹对自己很不好,比如不给自己买新衣服穿,偏爱亲生的孩子等。而这类作文的结局也通常是两种:近一半的考生写后妈、后爹给自己造成了不幸的童年,还有一半考生写后来误解消除,原来后妈、后爹也是好人等等。这样的文章在08年高考中也有不少。写身残志坚必称史铁生,写勤奋必举陈景润,俗不可耐,使人如吞咽陈谷。
“僵化”指运用事例的角度。虽然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避熟避俗,但如果我们能把一个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鲜的意味来,便会使材料浴火重生。那末,这一例子同样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作文时从材料中挖掘出一般人没有看到的内涵和哲理尤为重要。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人与路》运用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事例,但是他将唐僧三徒弟的作为,理解为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勇敢,八戒——坚持,沙僧——隐忍。从而揭示取经人的精神光彩,激励人们用这种精神踏上中国文化复兴之路。《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上海)“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着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这种推陈出新的、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手段,是每一个追求举例出新的人应该学习的。今年上海《独一无二》“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湖南《踮起脚尖》“朱镕基总理说“买100口棺材,99口送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他的伟大,我们绝不会让历史的尘埃将其抹去,而下一个,下一个,踮起脚尖行走的人,你在哪里?我们都在呼唤你,你决定出来了吗?”“正如克林顿踮起脚尖与偶像肯尼迪亲密握手之后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在日记本中写下“我希望长大以后成为总统”的豪言壮语,少年意气,他们敢于踮起脚尖,他们最终也在回望,瞻仰中成就了自己极富意义的一生。”
三、忌繁琐冗长
高考阅卷中对议论文中议论文字和记叙文字的比例有严格的要求,规定议论文字不得少于三分之二。这就要求考生用例一定要简短,莫要过细、过详,只要能证明论点即可。可是很多学生总是前面用一个故事演绎题目,然后在结尾象征性发点议论,这种安排事例的方式是议论写作的大忌;有的虽然采用几个例子,但繁琐啰嗦,喧宾夺主,真正深入本质的议论却贫乏苍白。我认为事例的安排应是关键例子适当详些,其他例子可以用排比方式罗列。这样既能显示论据的充分,又能使议论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深入本质的分析,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忌不够典型
用来充当论据的事例一定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在与论点有证明关系的“这一类”中比较突出、有个性,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因而具有代表性,在证明论点的功能上也具有“以一当十”的说服力。这是议论文对材料的基本要求。观点要立住脚,如果没有典型事例作支柱很难使人信服。但学生由于生活面窄、阅历浅、阅读量小、拥有材料有限,作文事例贫乏,找不到恰当典型的例子,于是将身边的或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论据,动辄“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这是很忌讳的写法。
2006年河南考生写的《找准人生的坐标》在选材上运用了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日本前首相小泉,台湾政要陈水扁、连战、宋楚瑜等例子,也有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王顺友、从飞的事迹,由于富于典型性,正反对比中证明了“找了正义的坐标,会被世人铭记;找了罪恶的座标,会被世人唾弃”的观点。由此可见精彩典型的材料的确是作文制胜的法宝。
五、忌时空倒置
议论文在材料运用上,要考虑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恰当地排列材料。材料的排列方式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时代的事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如有一篇《逆境造就强者》的文章,事例排列方式如下:司马迁——史铁生——林肯——霍金。这样的排列方式非常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识规律,否则会给人一种思维混乱、时空倒置之感。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正如唐太宗以魏徴为肱股,广纳谏言,成就了“贞观之治”;刘备三顾茅庐重用孔明,成就了“‘三国鼎立’有其一”的局面;周文王屈尊任用姜太公,终于灭商兴周开一代基业。显然此段文字在时间的安排上倒置了。《在追求自我价值中成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有忠心,却报国无门,而他的肝胆却永照青史,在那个浑浊的世界中,他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驱者,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他怀石怒沉汨罗。……
在他心里,国最重,家最轻,五年回归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事业,他是先行者。他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梯,留给后来者攀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千年的悲歌,或许吹干了易水,但却吹不散这位民族英雄的英魂。荆轲——这个刺秦路上的英雄,他直率、忠贞的个性让他选择了永不回头。……
2006年河南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了证明“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的观点,先后引用了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的例子。事例的排列符合“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的原则。这恐怕也是此篇作文之所以能得满分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六、忌逆情背理
有些论据单独来看并没有什麽不妥,甚至认为是很恰当的,但是细致推敲却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与读者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抵触,难以产生道义上的力量。这种论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响,其错误的导向还可能造成读者的思想混乱。
比如,作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有人引用中东战争时当选世界小姐的以色列美女的故事。她谢绝留美,毅然回国,使以色列军心大振,只用七天就消灭了阿拉伯军队。我们知道,中国的一贯立场是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声援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的,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引用这一例子难免使懂得有关历史的人产生不舒服感。还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后生可畏》。内容是郑板桥与其师面对漂浮的女尸吟诗的故事。以其师诗太主观,有失真实,郑诗用词贴切的对比证明“后生可畏”的主题。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略有人性的人面对此情谁能漠然置之从容赋诗,煞有介事地去计较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准确,还是“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贴切呢。如果真用此例也只能将此作“性恶论”的佐证。
随机阅读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的十个雷区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词语活用宝典
- [写作指导] 巧妙引用古诗文 两招六式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不应回避“天下事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人物开头写作技巧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美化句子技巧:变
- [写作指导] 议论文拟标题的六大求新方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开头指导实录笔记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中议论文的写作技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写作指导] 拿下考场高分作文只需三步
- [写作指导] 紧扣高考作文主题的5大“
- [写作指导]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把握命题
- [写作指导] 写作技巧:高分作文的另类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如何避免跑题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得高分写作技巧必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出美文注意四点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临场“抱佛脚”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必须要一点“深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揭秘篇
- [写作指导] 积累生活分清良莠方能写出
- [写作指导] 作文审题立意需注意的两个
- [写作指导] 四大窍门让高考考场作文更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出美文注意事项
- [写作指导] 写作方法:“平淡”素材也
-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档次提升方法之善